電池續航 / 容量估算器 (AC/DC 負載、DoD、效率)

電池續航 / 容量估算器 可協助你「用既有電池估續航」或「反推為達成目標續航所需容量」。支援三種負載模式:AC(經逆變器)、DC(W)DC(A);可輸入 DoD(可放電深度)與 逆變器效率,並同時輸出估計續航(時/分)、可用容量(Wh)、電池端電流(A),以及達成目標續航的建議容量。

電池續航 / 容量估算器

依電池容量與負載(經逆變器的 AC 或直流 DC)估續航;或反推為達成目標續航所需的電池容量。

電池續航 / 容量估算器

為什麼需要 電池續航 / 容量估算器 ?

  • 臨時評估很快:在現場或提案初期,快速抓出「目前電池可撐多久」或「要撐幾小時需要多大容量」。
  • AC 與 DC 皆可:若是 AC 負載(如家電、伺服器),工具會先以逆變器效率換算至電池側功率,再做續航估算。
  • 考慮 DoD:鋰電或鉛酸的建議 DoD 不同(常見 80% / 50% 等),工具會以 可用容量計算,結果更貼近實務。

怎麼使用 電池續航 / 容量估算器 ?

  1. 選擇 負載型態:AC(經逆變器)/DC(W)/DC(A)。
  2. 輸入 系統電壓(常見 12/24/48V 等)。
  3. 輸入 電池容量:可選 Ah 或 Wh(Ah 會自動換算成 Wh)。
  4. 設定 DoD(可放電深度)與(若為 AC)逆變器效率
  5. 輸入 負載值(AC/DC 的 W,或 DC 的 A)。
  6. (可選)輸入「目標續航(小時)」→ 會反推建議電池容量
  7. 按下計算,工具會輸出續航、可用容量、電池端電流與建議容量。

小提醒:此工具主要為「初步估算」。實際設計與驗證請參考型錄、保護協調、溫度/老化、充放電倍率與法規。

什麼情境需要「調整設計」?

  • 續航不足:增加容量(Ah/Wh)、提高系統電壓(降電流)、或改善逆變器效率。
  • 電流過大:檢核導線與保護裝置容量,必要時改高電壓系統(如 12→24V)。
  • 環境嚴苛:高溫/低溫、電池老化、長線距引起壓降(搭配 電壓降計算器),都可能使實際續航低於估算。

實例(Examples)

例 1:300W AC 負載、24V 系統、100Ah,逆變器效率 90%,DoD 80%

  • 電池名義 Wh = 100Ah × 24V = 2400Wh;可用 Wh = 2400 × 0.8 = 1920Wh
  • 電池側功率 = 300W ÷ 0.9 ≈ 333W → 續航 ≈ 1920 ÷ 333 ≈ 5.8 小時
  • 電池端電流 ≈ 333 ÷ 24 ≈ 13.9A

例 2:直流 8A 負載、12V 系統、60Ah,DoD 50%

  • 電池名義 Wh = 60 × 12 = 720Wh;可用 Wh = 720 × 0.5 = 360Wh
  • 電池側功率 = 8A × 12V = 96W → 續航 ≈ 360 ÷ 96 ≈ 3.75 小時(約 3 小時 45 分)

設計與安全注意(Design notes)

  • Peukert 與溫度:大電流放電與低溫會縮短續航;本工具未納入 Peukert 指數與溫度修正,請在正式設計時加入安全係數。
  • 逆變器效率與待機損:實務效率隨負載率改變;逆變器待機也會吃電,請預留餘裕。
  • 配線與壓降:長距離或大電流時,請搭配 電壓降計算器 檢核壓降與線徑。
  • 保護協調:保險絲/斷路器、電池 BMS、導線載流量與熱設計需一致;並考慮充電機/太陽能控制器規格。

延伸閱讀(站內)

外部參考(Outbound Links)


常見問題(FAQ)

Q1:為什麼估出來的續航和實際不一樣?

A:本工具屬於快速估算,未考慮 Peukert、溫度、老化、逆變器待機、線路壓降等因素;正式設計請保留安全係數並以實測/型錄為準。

Q2:DoD 要填多少比較合適?

A:視電池種類與壽命要求而定。鉛酸常以 50% 做估算;鋰電若允許可放到 80% 或更高,但會影響循環壽命,請依廠商規格。

Q3:AC 負載要怎麼填?

A:先填 AC 負載的 W,並輸入逆變器效率(常見 85–95%)。工具會自動折算為電池側功率。

Q4:我只有 Ah,沒有 Wh 可以嗎?

A:可以。選「指定 Ah」輸入容量與系統電壓,工具會自動換算 Wh。

Q5:需要一起算配線與壓降嗎?

A:若線距較長或電流較大,建議同時用 電壓降計算器 檢核線徑與壓降,再回頭微調容量與系統電壓。

教育用途;實際應以現場條件與規範為準。© Engineer Tsai

返回頂端